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内容体系及

来源:劳动保障世界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0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“扛起锄头下地,伏于案前读书”是习近平在梁家河时的真实写照。“骑上车子进村,深入基层调研”是习近平在正定时的工作常态。“迈开步子丈量,运筹帷幄治国”,从福建、浙江

“扛起锄头下地,伏于案前读书”是习近平在梁家河时的真实写照。“骑上车子进村,深入基层调研”是习近平在正定时的工作常态。“迈开步子丈量,运筹帷幄治国”,从福建、浙江、上海到中央,习近平一步一步成为党的领导核心,其丰富的人生履历可谓“顶天立地”,也铸就了其浓郁的劳动情怀。针对劳动理论面临的新时空、新语境,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讲话,形成了“一体五维”的劳动理论体系。

一、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

习近平总书记读书涉猎广泛,贯通中外,包罗古今,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品自然是必读书目。闪耀着真理光芒、智慧之光的经典文本所涵括的劳动理念、劳动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。

(一)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思想

1. 在人的生成上,劳动创造了人本身。劳动促使人类祖先四肢分化,手进化为专门的劳动器官,直立行走使人类祖先摆脱了向下摄取印象的困境,信息获取的多向多元促使大脑皮质的迅速发展。恩格斯提出,“自然界提供劳动以材料,而劳动则把材料变为财富。但是,劳动还远不止如此,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第一个基本条件,以致在某种意义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。”[1]此外,劳动实践具有计划性和能动性——如制造和使用工具,这是人的类本质的独特样态,也是人摆脱动物序列的关键标志。

2. 在社会发展上,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。马克思认为,人类历史无外是在满足基本生活前提下的生成过程,满足基本生活、结成社会关系、促进社会进步、推动历史发展须臾离不开劳动。“任何一个民族,如果停止劳动,不用说一年,就是几个星期,也要灭亡。”[2]在马克思看来,正是劳动为人的类本身和人类社会发展解密。

3. 在人本关怀上,劳动指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。在阶级社会,“创造世界者获得了劳动神圣的‘虚名’,但占有、支配和享用创造了的世界却是统治者的‘专利’。”[3]对此,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武器,猛烈抨击了资本主义扭曲人的罪恶本质,找到了一条实现劳动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。指出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不断扬弃异化劳动的过程,劳动最终指向这样的人本关怀和制度安排——实现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和共产主义社会。

(二)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理论

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扬劳工神圣、劳动光荣的理念,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理论。革命战争时期,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劳动生产。新中国成立后,更是深有远虑地指出,“如果我们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,我们就会站不住脚,我们就要失败。”[4]为此,新政府通过着力解决城乡就业,发扬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,开展社会主义大生产运动,巩固了新生政权。同时,这一过程也存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深刻教训。

改革开放以来,伴随党的工作重心转移,“倡导体面劳动,构建和谐劳动关系,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,让全体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劳动观”。[5]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制度安排必然带来市场主体的复杂多元,在交融磨合的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产生不可避免,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时代之需。这一时期,我们逐步探索了劳动关系的沟通协调机制和法律保护机制。二是理顺收入分配体制。从农村土地改革到城市国企改制,从商品经济的逐步放开到市场经济的最终确立,承认差别允许先富,大锅饭的弊病被逐步清除,劳动者的积极性得以激发。此外,科技在生产和分配中的地位更加凸显。

(三)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元素

中华民族以勤劳著称,华夏文明是劳动铸就。首先,劳动创造美好生活。愚公移山、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,“富贵本无根,尽在勤里得”等名言警句,无不散发着通过劳动缔造美好生活的愿望。其次,赞颂工匠精神。原始社会就用“神农氏”、“轩辕氏”等赞颂对某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匠人。炎帝、黄帝均为能工巧匠的“济世圣人”,《周礼·考工记》曰:百工之事,皆圣人之作也。第三,重视劳动教育。古代劳动教育可以追溯到氏族公社时期,《周易·系辞》记载:“神农氏制耒耜,教民农作”。此外,还有孟轲的社会分工理论,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,蔡元培的实利教育,20世纪初的勤工俭学运动,工读主义思潮,如此等等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根植中华传统文化土壤,汲取了其中富含的劳动元素。


文章来源:《劳动保障世界》 网址: http://www.ldbzsjzz.cn/qikandaodu/2021/0708/782.html



上一篇:劳动快感的供给及其调适再论知识付费平台的实
下一篇:新科技革命下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认识

劳动保障世界投稿 | 劳动保障世界编辑部| 劳动保障世界版面费 | 劳动保障世界论文发表 | 劳动保障世界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劳动保障世界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